ThinkPad X1 Carbon 系列自诞生以来就是 ThinkPad 品牌最顶级的存在,它在设计、材料、配置等各个方面都代表了笔记本行业的最巅峰水平。X1 Carbon 的每一次更新都会带来一些新鲜的元素,比如第二代产品上的触控 Fx 功能键区域基本上是今天 MBP 键盘上方的 OLED 触控屏幕的雏形。
或许 ThinkPad 品牌给我们更多的是保守的印象,但是你必须得承认,在高端笔记本领域,X1 Carbon 永远是绕不过去的一款产品。今天我们拿到了 2018 款 ThinkPad X1 Carbon,隶属于家族第六代产品的它,在传统的传承之外还带来了很多我们之前没想到也不敢想象的东西。
ThinkPad X1 Carbon 2018 鸿利在线报价 9499 元起>>购买链接
特别感谢测试样机提供商:鸿利在线李明,电话13341088752。更多ThinkPad海外版机型信息、报价,可登陆鸿利在线官方论坛查看。【ThinkPad海外版报价单】【鸿利在线论坛首页】【鸿利在线官方淘宝店铺】【鸿利在线商城】
外观·细微改变打破多年传统
拿出 ThinkPad X1 Carbon 的瞬间,我感受到的是与以往完全不同的成熟和稳重,不变的是具有柔软手感的碳纤维材质机身,任何一个角落都充斥着饱满的手感。15.95 毫米的机身厚度和 1.126 千克的裸机重量让它保持着出色的便携性。
而在 ThinkPad 一直以来的黑色主题之下,2018 款 ThinkPad X1 Carbon 进一步提升了黑色在这款产品上的地位,顶盖和掌托上的 ThinkPad 标识都采用了黑色的设计,这种对自家产品标识的改变并不常见,尤其是在 ThinkPad 这样的品牌身上。
在顶盖的左下角,醒目的“X1”标识静静屹立着,让 X1 Carbon 乃至 X1 家族的其它产品有着更为独特的血统。
如果你了解 ThinkPad 以往的产品设计,这时一定会和我一样好奇“Lenovo”的标识去了哪里,ThinkPad 近年一直在弱化“Lenovo”品牌在高端产品上的存在感,“Lenovo”的标识从与 ThinkPad 持平的右上角慢慢地挪到了右下角,字体的颜色也变得越来越淡,到今天的 2018 款,顶盖上已经不再保留“Lenovo”字样。
除了底部的产品信息之外,ThinkPad 只在屏幕右下角保留了“Lenovo”字样。品牌标识的改变从侧面说明了 ThinkPad 品牌的独立性越来越强,对于很多喜欢 ThinkPad、喜欢小黑文化的粉丝来说这应该是一件大好事。
细节·熟悉外表之下是更贴心的思考
机身重量的配比、转轴的阻尼以及屏幕上方的预留空间共同决定了一台笔记本是不是可以轻松地实现单手开合,这在过去也一直是轻薄本的追求之一,只是很少有产品真正实现了这一点。2018 款 X1 Carbon 的单手开合非常轻松,屏幕开启的整个过程非常平顺,没有其他产品在开盖初始阶段需要用力的现象出现。
ThinkPad X1 Carbon 2018 上引入了此前 ThinkVision 显示器上出现过的摄像头盖板设计,ThinkPad 将其命名为 ThinkShutter,在无需摄像头采集画面时,只需轻轻一推即可从物理层面防止隐私泄露,对于商用人士来说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小功能。如果你更喜欢面部识别解锁,ThinkPad 还提供了 IR 镜头的版本,这个版本无法兼容 ThinkShutter。
屏幕表现
ThinkPad X1 Carbon 2018 配备了 14 英寸 IPS 雾面屏幕,屏幕的窄边框设计与上一代基本相同,屏占比虽然达不到现在的顶级水平,但也是主流水准。
屏幕素质方面我们使用红蜘蛛五代校色仪进行检测,其拥有 95% 的 sRGB 色域以及 264 nit 的屏幕亮度,与官方 100% sRGB 色域、300nit 屏幕亮度的数据有些许出入。
此外,ThinkPad 在香港还提供了 FHD 分辨率触控屏幕、2K分辨率 300nit 屏幕以及 2K 分辨率 HDR 500nit 屏幕三种屏幕规格,给消费者充分的选择空间。不过不知道这么多选择是否会在国行版本悉数保留。
键盘手感
ThinkPad X1 Carbon 2018 依然延续了备受好评的小红点键盘设计,较长的键程、迅速的回弹速度、出色的键帽质感共同给它带来了出色的输入体验。
在触控板右侧,按压式指纹识别模块也得到了保留。
接口·全面且实用
ThinkPad X1 Carbon 2018 的接口设计与前作相比有一些细节上的改进。
机身左侧配有两个雷电 3 接口,两个接口都支持充电功能,第二个接口没有采用标准的 Type-C 接口设计主要是为了迎合 ThinkPad 自家的 ThinkPad Pro Dock;在第二个雷电接口和 USB 3.0 接口之间还隐藏了一个 mini 以太网转接口;此外还有一个 USB 3.0 接口和一个 HDMI 接口。
机身右侧配有一个 USB 3.0 接口以及一个 3.5mm 耳机/麦克风二合一接口。
在机身后侧还配有一个 Micro SD 读卡器以及 Nano SIM 卡卡槽。
ThinkPad Pro Dock
接口的设计与上一代产品相比有细微的改变,为了兼容新型扩展坞,第二个雷电 3 接口的处理有些拉低了颜值,不过无伤大雅。
性能·主流硬件规格
ThinkPad X1 Carbon 2018 有多种配置可选,我们拿到的版本搭载了八代 i7 处理器,16GB LPDDR3 2133MHz 内存,512GB PCIe 固态硬盘,显卡为处理器中集成的 Intel UHD 620 核芯显卡。整体的配置没有太多意外和惊喜,是高端轻薄本应该有的样子。
CPU 基准测试
我们拿到的机器搭载了 i7-8650U 处理器,其基于 Intel KabyLake Refresh 架构设计,14nm 制造工艺,四核心八线程,主频 1.9GHz,睿频 4.2GHz,功耗为 15W。使用 CineBench R15 软件进行测试,其最终多线程得分为 664cb,单线程得分为 168cb。
单线程最高睿频可以到达 4.19 GHz,多线程最高睿频为 3.23GHz 左右,性能表现属于其应有的水平。
SSD 基准测试
ThinkPad X1 Carbon 2018 预装了一块来自三星的 NVMe 固态硬盘,实用 AS SSD 软件进行测试,其最终写入速度高达 1831.32MB/S,读取速度高达 2183.46MB/S,4K 读写以及随机存取的速度也非常亮眼。
续航时间测试
ThinkPad X1 Carbon 配备了一块容量为 57Whr 的锂电池,我们将屏幕亮度调至 80%,音量调至 20%,连接 WiFi 网络,关闭蓝牙和定位,将电池模式调整为“更好的电池”,使用 Windows 10 内置播放器连续播放一段 1080P 视频一小时,一小时后共耗电 8%,由此推测它的视频续航时间大约为 12.5 小时,如果进一步降低使用强度,续航时间可以达到官方宣称的 15 小时。
另外值得关注的一点是,ThinkPad X1 Carbon 2018 配备了 RapidCharge 技术,结合其配备的 65W 充电器,它可以在 1 小时内充满 80% 的电量。
满载发热测试
使用 AIDA64 的稳定性测试工具将 CPU、GPU、SSD 等组件满载运行一段时间后,通过热成像仪检测笔记本的表面温度,可以看到其键盘面的最高温度为 63 度,热量主要集中在键盘中心位置,键盘右侧也有部分热量分布,不过掌托部分的表现始终清凉,所以对用户的使用体验不会产生太大的负面影响;
机身底部的热量分布面积更大一些,主要集中在上半部分,最高温度为 53 度,表现不尽如人意。
我们不妨回顾一下 2017 款 X1 Carbon 的散热表现,可以看到热辐射面积稍微变小了一些,但是整体温度提升了不少。不过这也可以理解,毕竟八代酷睿多了两颗核心。
虽然温度控制不算理想,但是 ThinkPad X1 Carbon 2018 的噪音表现非常出人意料,风扇满载的情况下也没有产生特别大的噪音,不把机器放在耳边几乎听不到风噪。打开后盖后发现它的散热模组在空间设计上别有洞天,扇叶非常密集,而且风扇距离外壳还有一段距离,风扇外壳上还有许多橡胶脚垫用来降低共振。
升级空间
最后来看一下 ThinkPad X1 Carbon 2018 的升级空间,它的拆解非常容易,拧开底部的五颗螺丝之后轻轻一撬即可打开后盖,用户可以自行升级 NVMe 固态硬盘以及无线网卡,有需求的话还可以升级蜂窝数据网卡。
总结·一次完美的升级
从 ThinkPad X1 Carbon 近几年的变化中,我明显感觉到 ThinkPad“去联想”化的趋势,就像是【玩家国度】淡化【华硕】、【领克】淡化【吉利】、一大票【海尔】旗下品牌淡化【海尔】一样,品牌标识消失的背后或许会有各方面力量的博弈,又或许是联想终于意识到高端品牌应该有高端品牌的特质,无论怎样,我非常喜欢这种变化,它让 ThinkPad 变得更加与众不同。
相对于其他品牌的众多顶级轻薄本,ThinkPad X1 Carbon 2018 最大的优点是没有短板,近乎完美的设计、丰富的接口配置、出色的键盘手感、足够用的续航时间、极快的充电速度、非常低的噪音等等都是它的优势所在。而它最与众不同的一点是沉稳低调的外观设计,这一点无论是谁都难以比肩,总的来说,ThinkPad X1 Carbon 2018 是一次近乎完美的升级,我几乎找不到它的槽点,如果让我在市售的轻薄本中选择一台作为主力机使用,我想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 2018 款 ThinkPad X1 Carbon。■
本文编辑:李佳辉
关注泡泡网,畅享科技生活。
来源:百家号 时间:18-03-13都说联想是美帝的,那最接近的应该就是Thinkpad的,在所有联想的产品线里,Thinkpad的产品线的定价相对比来说都是不低的。那么今天就来说说Thinkpad消费产品里定价最高的一款产品Thinkpad Carbon2018。
Carbon,从它的定价上就可以看出联想给予了它非常高的定位,上市之初的标准配置定价9999元,自9月以后更是提升到了10499元,令太多的人望而却步。一度不能理解到底会有哪些人会花一万元去购买一款i5核显的笔记本。不过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后慢慢的想法有了一些改变。
笔者在济南山大路华强工作(类似于之前的中关村),在发布会正式开始以前,机器就已经到达店里。包装像是一个礼盒,挺精致的。打开两个盖子,机器慢慢升起,很有仪式感。所以也会有很多人送礼选择这款机器。
先说外观,和前几代X1比这一代更有家族气息,辨识度也非常高。顶盖的左下角独立的X1是前几代都不具有的,Thinkpad的logo也由原来的银色变为了炭黑色,和机器更具一体化,就连lenovo的logo也改为黑色,在一个不起眼的地方呆着,如果不仔细找,可能根本看不到,这也让一些黑粉更加欣慰。也让 X1 Carbon 乃至 X1 家族的其它产品有着更为独特的血统。笔者个人也是非常喜欢这种设计,酷且具有科技感。
屏幕三面窄边框设计,很讨好眼球,在正上方有一个官方叫做 ThinkShutter的隐私罩,我们喜欢叫做黑阀(毕竟更加好念),这个初衷是非常完美的,物理防隐私泄露。只是向笔者没有指甲左右滑动还是挺费周折地。标品版本不支持人脸识别,可以选配具有人脸识别版本的IR摄像头,这个就看各人需要了。
这个机器的屏幕就比较有意思了,整机屏幕为14寸,但得益于三面窄边框设计,外观我个人定义为13.5寸,比标准14寸要小上一圈。屏幕采用的是IPS屏幕,依旧是Thinkpad的风格雾面防眩光,导致太多的消费者认为这样的屏色彩要比镜面的差不少,不过有这样想法的小伙伴真的需要改改观念了。官方也提供了2K,4K,还有变态的500nit屏幕可以选配,笔者好想见见那个500nit……
其他媒体都会测屏幕参数,但是我觉得吧……屏幕这种东西,参数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你的眼睛喜不喜欢,如果有条件,还是要见见真机的。我就遇到太多客户说我要FHD的,结果一看,自己的实际应用与FHD并不兼容……花的不行,所以这个东西吧,还是到体验店里见见真机的为好。
业内有句话叫做不要和苹果比外观,不要和Think比键盘,这句话真不是盖的。1.8mm的键程加上它独特的骨架设计回弹有力,让文字爱好者一次就爱上。不过二段式的背光灯好像除了装x,到了夜晚实际意义不是特别大。键帽采用的类肤质的做工,手指放到上面就不想再拿下来,很有亲和力。按压式的指纹识别也一改过去的滑动式指纹识别的高失败率,基本一次就成功,开机的时候还是很有面子的。
整机厚度为15.95mm,所以接口也做了很大的改变。去掉了vga(因为加上根本做不了这么薄啊),去掉了网线的RJ45接口,机身左侧配有两个雷电 3 接口,两个接口都支持充电功能(关机状态下1小时冲80%),第二个接口没有采用标准的 Type-C 接口设计主要是为了迎合 ThinkPad 自家的 ThinkPad Pro Dock;在第二个雷电接口和 USB 3.0 接口之间还隐藏了一个 mini 以太网转接口;此外还有一个 USB 3.0 接口和一个 HDMI 接口。机身右侧配有一个 USB 3.0 接口以及一个 3.5mm 耳机/麦克风二合一接口。在机身后侧还配有一个 Micro SD 读卡器以及 Nano SIM 卡卡槽。
X1 Carbon还有一个最大的亮点就是整机(是整机!)采用航天级碳纤维材质。看上去很有科技感,也很由身份和档次。至轻至薄触感超软,细腻,这也是它区别于其他机器的地方,在触觉上给人的感觉,让人无法拒绝,最明显的地方就是它的触摸板,摸上去丝滑无比,就像小姑娘的手一样嫩……鼠标跟随指肚指哪里到哪里。这是笔者觉得其他所有笔记本无法比拟的地方。
相对于其他机器,我觉得x1短板非常少……除了没有独显,但是轻薄本带一个独显,散热就很难压住。作为一个高端的轻薄本,超长续航(15.5小时),超快充电,超级手感,真的是十分优秀。Thinkpad也是在去联想化的路上越走越远,就像“玩家国度”去华硕一样。有机会到专卖店试试机器吧,相信你会爱上它的!济南本地体验地址:山大路华强电子世界Q2020,欢迎品鉴
来源:百家号 时间:18-11-06
推荐阅读:旗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