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手提电脑,也许你第一个想到是会是办公。因为它重量很轻,体积又小,方便携带,对于上班族来说,不管是开会还是出门出差都可以拿起来就走。说到台式,你可能会想到的是在家里用得多,上上网,打打游戏,看看电影,更具有娱乐功能。小编觉得,那可不一定哦。今天给大家介绍一款神器——联想彪悍的小y,它的进化史可是相当多彩!
彪悍的小Y,是联想Ideapad子品牌旗下高性能游戏笔记本Y系列的统称,各中囊括14寸及15寸屏幕尺寸机型,上市至今小Y机型已破百款,Y450、Y460等人们耳熟能详的机型便是个中之代表作。
联想小Y的出现,填补了市场对高性价比高性能笔记本的需求空白。虽然联想的小Y并非最早出现的高性能笔记本。但正如 苹果 的iphone一般,iphone不是最早的触屏电子产品,却把触屏带向了全世界。彪悍的小Y也是如此,虽然联想小Y并非最早的高性能笔记本,但却让消费者第一次真切感觉到高性能笔记本原来可以离自己如此之近,并催动了压抑已久的市场需求。
我们有足够的理由将目光投向联想彪悍的小Y,从小Y的彪悍进化史,我们不仅可以看到联想对游戏笔记本是如何的深耕细耘,更可以感受到它如何影响着整个游戏笔记本的发展。
2008年,第一代小Y--Y430初出茅庐,代表机型Y430A-TFI
故事发生在2008年,或者受到北京奥运会的影响,当时盛传联想将对旗下产品作了一次大胆革新的变更,就是取消天逸、旭日、昭阳等子系列,将所有产品划归ThinkPad和IdeaPad两个子品牌。果不其然,2008年下半年,联想在国内正式推出了属于ideapad子品牌的第一代小Y--14寸的Y430系列笔记本。
在国内,Y430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款小Y。从今天看来,Y430的出现,更多是定义小Y的雏形和方向。Y430是一款基于英特尔酷睿平台,采用14寸屏幕,分辨率1280×800,显卡为NVIDIA GeForce 9300M GS显卡的消费型笔记本,相比当时同类产品,并无太多出众之处。而那时候,游戏笔记本仍只在小众的骨灰级玩家中流转。
15.4寸的相应的版本为Y530,Y530屏幕分辨率1280×800,NVIDIA GeForce 9600M GS独立显卡,或者正是Y530的启示,让联想找到了在14寸屏幕也装上强悍显卡的灵感。
2009年,第二代小Y--Y450彻底蜕变,代表机型Y450A-TSI
2009年,具有里程碑意义的Y450正式面世,Y450价格仅在5000元附近,但却拥有了当时主流的酷睿2处理器T6400、2G内存以及堪称豪华的NVIDIA GeForce GT 130M独立显卡。
Y450一出,瞬间便把关注高性能笔记本用户的目光全数吸引了过去,一时间,全国的媒体网站论坛,不论Y450不足以显潮流。而消费者更是趋之若鹭,以拥有一台Y450为豪。
在Y450身上,联想不但为14寸笔记本上首次装上了NVIDIA GeForce GT 130M这样的强悍移动显卡,同时也将笔记本屏幕带入了16:9时代(Y450采用1366×768的屏幕),更将笔记本的 音响 带入了更为高质的 JBL 时代,从此以后彪悍的小Y,均搭载JBL音响系统。
2009年下半年,联想将Y450显卡由NVIDIA GeForce GT 130M升级为NVIDIA GeForce GT 240M,性能进一步提升,将对手彻底抛在后面。正是Y450的出心出力,让其他品牌看到了游戏笔记本的旺盛需求,从而引发其他对手在此阵地扎营,让游戏笔记本迈向了新的台阶。
该系列相应的15寸版本为Y550,除了是采用15.6寸、1366×768分辨率的笔记本外,配置方面基本与Y450相同。
2010年,第三代小Y--Y460,双向出击,代表机型Y460A-ITH,Y460A-IFI
Y450为联想赢得了无数的掌声,也将彪悍的小Y这一口号推向了全国。2010年,Y460带着无数消费者的期待隆重登场,当时联想推出了Y460N及Y460A两个系列,两者均基于英特尔的第一代i系列处理器。此时大家的对游戏笔记本的目光,基本已集中在显卡上。Y460N采用NVIDIA GeForce GT 330M显卡;而Y460A则采用的规格为550/800MHz的ATI Mobility Radeon HD 5650显卡,Y460N、Y460A双向出击再一次征服了市场。特别是具备550/800MHz规格的ATI Mobility Radeon HD 5650不仅支持DX11,游戏性能也强于同级别的N卡,让用户再次感受了一次彻底的彪悍。
当时,其他的品牌也推出了类似定位的游戏笔记本。Acer、SONY、DELL等品牌也推出了ATI Mobility Radeon HD 5650显卡的14寸本,但显卡核心仅为450MHz的,与Y460A相比略显逊色。
相应的15.6寸的Y560为HD5730显卡,性能比ATI Mobility Radeon HD 5650好一些。
2011年,第四代小Y--Y470,勇于突围,代表机型Y470N-IFI,Y470P-IFI
按照惯例,年初联想把Y470N带到了大家的前面。此时,市场已经充斥了很多品牌的游戏笔记本,但Y470N仍然保持走在前面的一贯作风,Y470N基于了采用的NVIDIA GeForce GT 550M显卡,明显比其它品牌采用的NVIDIA GeForce GT 525M、540M高一点。
相应的15.6寸的Y570N采用NVIDIA GeForce "GT 555M"显卡,性能比NVIDIA GeForce GT 550M、AMD Radeon HD 6730M稍好。
很快Y471A也出现在市场,Y471使用的是AMD Radeon HD 6730M独立显卡。
2011年底,联想推出了Y470P,采用AMD Radeon HD 7690M独立显卡,将小Y的彪悍作风继续保持下去。
2012年,第五代小Y--王者归来,代表机型Y480M-ISE,Y480P
时间来到2012年,随着Y480M以及Y480A的上市,我们迎来了第五代小Y。相比前几代小Y,Y480的改变是非常大了,首先Y480去掉了Y450、Y460、Y470/Y471时代沿用的橙色 腰线 ,使得整体颜色更为融合,有浑然一体的感觉,虽然用户对此褒贬不一,但小编的眼中,敢于变化总是成熟的体现。
另外Y480笔记本采用了一次冲压成型的铝合金机身,配合阳极氧化金属拉丝工艺,整机金属质感更强。此外,还采用高触感键盘(新增背光功能)触摸板方面,联想Y480将鼠标左右按键与整个触摸板融合成一体。同时Y480迎合USB 3.0等新规格的兴起,新增了USB3.0接口。
Y480M最先上市,搭配了NVIDIA Geforce
GT 640M LE独立显卡,其并不算出众的3D性能表现让不少用户产生了疑惑。彪悍的小Y要离我们而去了吗?
关于这一点,笔者认为大家是多虑了,联想自从Y450开始,便将彪悍二字烙在在小Y身上。在Y480在独立显卡的选配上,联想选用了更为灵活搭配方法。目前Y480分两个版本:配备GT 640M LE独立显卡Y480最先上市,而采用开普勒核心GT 650M高端独立显卡的Y480P接下来亦会正式登场。开普勒核心的威力,相信各位看官已在DIY的显卡上领会到。从联想发布的产品计划来看,搭载开普勒核心GT 650M高端独立显卡的Y480P很可能搭配更为优惠的i5处理器,这无疑使得Y480P更令人期待。
“不要轻估一颗彪悍的心”,笔者是美国NBA球队凯尔特人的支持者,在此借鉴一下人们对凯尔特人的评价,“不要轻估一刻冠军的心。”来寄语于彪悍的小Y。
彪悍的小Y,给我们带来了高性价比的游戏笔记本,让学生等群体受益匪浅,更对整个游戏笔记本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得其他品牌纷纷仿效彪悍的小Y,推出更多高性能的笔记本。对于消费者的我们来说,这不正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么。
最近刚好是大学开学的季节,大学里不少小鲜肉都准备买电脑了吧,那么是台式好还是手提好?真是一个让人纠结的问题。尤其是对于一些爱打游戏的男生来说,会觉得手提不够台式爽快吧?在看完小编对联想彪悍的小y进化史的介绍之后,是不是觉得颠覆了自己的想象?其实现在不少的电脑配置已经越来越人性化了,兼具娱乐和办公于一体,完全不成问题。大家在购买的时候不妨参考参考哦!
来源:IT百科
最早接触联想的Y系列笔记本,是09年的Y450,这台电脑虽然不是第一代Y系,但这代产品真正让Y系列火了起来,那时候游戏本的选择还不多。后来游戏本市场急速发展,说实话那些顶上印制图案的时代我表示真的无法接受,好在进入2018年了,各家游戏本都变得低调起来,更加突出宜商宜家的概念了。
联想(Lenovo)拯救者Y7000 15.6英寸游戏笔记本电脑(英特尔八代酷睿i7-8750H 8G 2T+128G GTX1050Ti 黑)7299元京东去购买
今天要给大家带来的就是这样一台电脑
1:A面关机状态几乎只有一种颜色
2:四平八稳,完全没有集合切割的造型
3:类似XPS窄边框设计+可以近似ThinkPad一样达到175°以上开合角度的屏幕
这样三个特点是不是让你感觉不到一丝游戏本的氛围,但是说实话,没有过度的设计,Y7000依旧战斗力十足,这就是设计的力量了。
Y7000的包装很大,比商务本普遍只比笔记本稍微大一圈不同,刚拿到手还有点惊讶。
包装盒侧面按照惯例是标签信息。
随机附送了家庭和学生版的office2016,现在貌似office大家都用正版了吧,这个还是很实在的。
虽然系列的英文名是legion,中文名叫做“拯救者”
联想黑色的防开启标签
防开启标签撕开后就很难恢复了
难怪盒子那么大,打开盒子后的第一层竟然这么空,就只有几张纸质文档。电源适配器和电源线放在左右两侧的空间内。
笔记本主体被一个黑色的无纺布包裹,同时还使用了一块厚实的发泡材质进行保护,Y7000整机不算重,这样的防护还是比较到位的。
黑色无纺布的质感比一众塑料袋子还是要舒服很多的,但是既然已经弄了无纺布了,以后会不会直接送个内胆包? 估计是想太多
三份简单的说明书保修卡等纸质文档,想想以前电脑厚厚的一本纸质说明书,现在连保修都是凭SN和电子发票了,以后可能这几张纸都难见到了。
电源适配器的造型比较传统,还是方方正正的造型,是不是觉得这适配器比较眼熟。
电源适配器的功率是135W,看来8代i7与gtx1050ti的功耗不算太高。但说实话这个电源适配器的尺寸真的不算小。
电源插头是黄色方头的,上面说似曾相识,这感觉就是一个ThinkPad适配器呀。
终于轮到电脑主体了,拿出来是背面朝上的,巨大的散热进气网还是比较意外的,加上联想一直宣传的TSI散热系统(不知道是不是故意来碰大众的磁),Y7000的散热还是比较值得期待。
Y7000的正面看上去非常的“商务”,如果把中央的“三叉戟”标志遮住的话,你根本不会将它和游戏本有什么联想。
这个“三叉戟”(被好友调戏,哟呵,你买了个奔驰笔记本嗦)LOGO在不发光的适合是银色的,材质是亚克力,所以在A面上几乎没有什么违和感,算是在A面带灯的笔记本中,造型设计格外低调的。
Y7000的转轴靠前,与小米游戏本类似,同时转轴后部出现了正面唯一一个联想“LENOVO”的标志,而且是不反光几乎不可见的设计,需要隐藏得这么彻底么。
Y7000的前置转轴设计带来的好处就是接口后置,大多数接口,包括电源,网线,HDMI这类需要长时间接驳,线材又比较硬的接口放在机身后面,这样不仅看起来更加整洁,同时对于左右空间相对局促的宿舍,两侧可以腾出更大的空间给鼠标,这才是关键所在。而Y7000接口后置还有一个考虑。
就是Y7000不仅后置接口两侧有出风口,左右两侧也设计了出风口,并且内部散热鳍片也延伸到了左右两侧,左侧设计有一个标准USB接口和耳机接口。
右侧设计有一个标准USB接口和一个SD卡插槽。
底面巨大的散热进气网,实际开口还是主要在风扇位置。
风扇的面积还是比较大的。
联想的标签,这里也算是出现了联想的品牌,但这个标签材质就有点。。。。
这代win10的贴纸更有质感了。
刚刚说到的Lenovo标志是印在贴纸上的,而这个LEGION则是实实在在蚀刻在机身上的。
掀开屏幕,依旧是一个无纺布作为屏幕和键盘间的保护。
窄边框的设计,让15.6英寸电脑的左右两侧不再富余,可以看到键盘左右两侧也几乎快到达边缘。
黑红的键盘配色,键盘布局非常紧凑,类似于之前ThinkPad E系列的巧克力键盘。
对,屏幕下方也只有LEGION标识,不认识的人还真看不出来这是台联想。由于窄边框的设计,摄像头和前置麦克风被放置在屏幕下方。
触摸板还是使用了传统的机械按键结构,触摸板的尺寸也足够的大,这让它的办公有了比较好的体验。
左下方的Intel core i7贴纸和NVIDIA GeForce GTX证明了它的实力。
键盘左下方,Harman认证的音响,这年头似乎不找个声学品牌做背书都不好意思做电脑了?
由于键盘布局紧凑,数字小键盘的布局和普通键盘不太一样,需要习惯一阵子。
WASD键有一圈红色勾勒,但是遗憾的是这一圈并不会在亮灯的适合有什么特殊效果。
插上这个方形的电源插头,准备开机。
开机画面终于还是出现了Lenovo的标志,开机画面与a面呼应。
同时,开机后的A面“三叉戟”标志也会透出红色的光,好在这个光线比较柔和。
经过漫长的win10设置
终于进入了桌面,这个壁纸也是与A面配套的。但是貌似出现了个什么奇怪的东西。
这个特别像某些加速软件的悬浮球,这是接地气能,还是。。。。
点开以后是,果然是游戏加速。
再看到下方,这个充电管理界面也看起来似曾相识,这个看起来也跟ThinkPad一样。
来一张值得买主页(开箱是6.19号拍的,所以主页还是618的活动,我这也是懒癌晚期)
虽然没有标注72%色域,但这块IPS屏幕的颜色和可视角度都还不错。
这块屏幕可以实现接近180度的开启。
这个角度看起来更像ThinkPad了。
下面给大家放一波毒,Y7000绝对不是游戏本里面炫酷的类型,但绝对是精致的。
虽然上个月比较忙,但是还是用Y7000与好友来了几盘屁股,特效高的情况下,帧率也能稳定在100左右,双风扇三热管四出风口,配合Fn+Q强制开启最大风量,暂时没出现明显的降频卡顿。
这台Y7000的配置
第八代i7 8750H
8G DDR4 2666MHz
128G PCI-E SSD
2TB机械硬盘
4G GeForce GTX1050Ti
7000左右性价比不是很突出,但是选择他主要是看中了这个低调的设计,可能这也是大多数毕业几年后的人的选择,i7虽然性能不错,但是对于1050Ti能玩的游戏来说,i5的性能也能满足需求了,所以如果大家对CPU性能没有特殊要求(例如靠CPU渲染的软件)选i5版本性价比更高。
详细性能及拆机测试,详见下篇“性能篇”
谢谢各位值友,欢迎留言评论。
来源:什么值得买 时间:2018-08-10
推荐阅读:旗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