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华线,也叫地铁4号线,身披亮眼的红色,人群中一眼就看到了它。
它像是深圳与香港之间的红线,每天人来人往的都是上班族,却没有一个人真正注意到这条线路的独特之处。
清湖站
客家人的痕迹
这里是龙华线的起点,也是深圳客家人的聚居地之一,这里人来人往,每个人都操着一口熟悉的客家乡音,但随着清湖老村旧改,这里的客家痕迹越来越少,最后只剩下一部分旧居与廖家祠堂还有三界庙,供后人回忆。
龙华站
深圳房价的后起之秀
房价永远是深圳人的关注点,随着龙华站的建立,龙华的房价以黑马之势横空出世,破四冲五这个新词,似乎成了龙华的代名词,小编不禁感叹:"深圳房价,你能稍微等一下我们这些苦逼上班狗么?"
龙胜站
真正主人的所在地
这里耸立着港铁在深圳的总部,作为龙华线的运营者,龙华线的争议也由此而来,迥乎不同的装修风格,事故的频发,但不可否认,港铁为深圳地铁贡献出了一股新的动力,造就了最独特的深圳地铁线路,比如-----高铁式的地铁
地铁站台的港式瓷砖式装修,去过香港的小伙伴应该一点都不陌生。
龙华线,其实可以说是香港伸入深圳的一条手臂,而我们需要做的,不过是轻轻地抚摸它~~~~
上塘&红山站
地铁带动的房地产
上塘与红山,原本是深圳最乏善可陈的地方之一,但随着地铁的建设,房地产开始涌入这个区域,四周的房子也如同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房子啊房子,我仿佛已经看到了明年的深圳热点,八成又是房价....
深圳北站
又爱又恨
深圳北站作为深圳最早的一座高铁站,给深圳人的出行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但是高铁票实在是太抢手,在高峰时期几分钟内就会被去抢光,害得很多小伙伴们只能在其他火车站坐普通列车,真是让深圳人又爱又恨啊!
白石龙站
抗日战争的记忆
很多人记住这里是因为有着相似名字的白石洲,但其实这里有着比白石洲惊心动魄得多的历史,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曾经被成为“小延安”。
香港沦陷时,这里是香港文化名人营救活动的总部,这里依旧留存着当年东江纵队活动的痕迹,很多人感叹深圳无历史,却从没想过这里依旧寄居着当年的抗日老兵,跟膝下的孙子提着当年勇~~~~
民乐站
怎一个堵字了得
这里是深圳关内与关外的分界线,把控着福田到龙华的命脉之路,每天早晨都堵得水泄不通,同时,这里还有着深圳最出名的城中村之一的民乐村,总人口接近十万,是深圳人口最多的城中村之一,很多人觉得假期景点在下饺子,但是在民乐,每天都在下饺子。
上梅林站
深圳记忆
曾经梅林关的伫立之地,作为深圳最著名的关口之一,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随着二线关口全面拆除,饱受早高峰堵车的上班族拍手称快,而怀念老深圳之人低头叹息,下一代只会懵懵懂懂地问自己的父母:“梅林关是什么鬼?”
莲花北站
行驶在莲花山底
莲花北站背靠深圳最著名的景点之一:莲花山,莲花山之美自然不用说,从地图上看,这条线路正好穿过莲花山的山底,坐着地铁的时候头顶全都是踏青与放风筝的人们,让人不禁感到一种沉重------头顶上顶着一座山,能不重么!
少年宫站
福田的文化中心
这个车站的曾用名是文化中心站,就像它的名字一样,这里有深圳少年宫,中心书城,被称为深圳最具书香气息的车站,小编的一个单身至今的朋友曾经长期在这里蹲守,意图偶遇文艺女神~~~未果。
市民中心站
深圳之眼
市民中心站其实有个很浪漫的曾用名,水晶岛,深圳市政府计划在这里建造一个名为水晶岛的地标性建筑,实际上是一个高12米、直径约570米的巨大环形天桥,建成后会成为名副其实的“深圳之眼”!仿佛在向老天发问:“你瞅啥?”
会展中心站·福田CBD
会展中心站位处福田CBD,四周遍布着深圳的地标性建筑,平安金融中心,购物公园,会展中心,有人说,在龙岗和罗湖你能看到老深圳,但是在福田,尤其是会展中心站附近,你只能看到时代的更新迭代,一波又一波。
福民站
港人密集地
这是整条龙华线人口最密集的一个站,四周遍布住宅区,人流密集,这里的最大特点是港人密集,号称全深圳香港人最喜欢居住的地区!
因此,这里也是深圳港味最重的地区,不管是茶楼,还是商场,街上的路人常常都都带着一口港式粤语,不会讲粤语完全不好意思在这里混啊!
福田口岸站
与香港完美接轨
福田口岸站的原名其实是皇岗站,于是很多人以为皇岗口岸也在这里,到了08年福田口岸才正式更名,因为跟港铁无缝接轨,承担了大部分深港两地的客流,每到节日都能看到一大波小伙伴在深圳朋友圈晒人海,我说你们节假日都把时间用在排队上了你们图啥?
其实一直以来龙华线背负了不少骂名,有人表示不能欣赏它的设计,有人吐槽它明明是地铁却像高铁,还有人不满它的事故频发。
其实我们应该宽容点,淡定点~~毕竟它是港铁与深铁的首次合作,还是人流量最大的几条线路之一,偶尔出点问题,也是情理之中啦~~~
图片来源:深圳新闻网、深圳论坛、龙华网、网络
来源:搜狐网 时间:2017-06-23
推荐阅读:旗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