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中国网民也随之增加。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今日发布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为8.29亿,全年新增网民5653万,互联网普及率达59.6%,较2017年底提升3.8%。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8.17亿,全年新增手机网民6433万;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由2017年底的97.5%提升至2018年底的98.6%,手机上网已成为网民最常用的上网渠道之一。
数据显示,我国农村网民规模为2.22亿,占整体网民的26.7%,较2017年底增加1291万,年增长率为6.2%;城镇网民规模为6.07亿,占比达73.3%,较2017年底增加4362万,年增长率为7.7%。
其中,月收入在2001-5000元的群体占比最高,为36.7%;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的人群占比为24.1%,较2017年底提升3.9个百分点;有收入但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人群占比大幅下降,已由2017年底的20.4%下降至15.8%。学历方面,初中、高中/中专/技校学历的网民占比分别为38.7%和24.5%;受过大学专科、大学本科及以上教育的网民占比分别为8.7%和9.9%。
截至2018年12月,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6.12亿,较2017年底增加3309万,占网民整体的73.9%。手机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5.90亿,较2017年底增加4101万,占手机网民的72.2%。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短视频市场的逐步成熟,用户规模已达6.48亿,用户使用率为78.2%,2018年下半年用户规模增长率达9.1%。
但随着短视频市场的逐步成熟,内容生产的专业度与垂直度加深,同质化内容已无法立足,优质内容成为各平台的核心竞争力。
网络直播也进入了转型调整期,多家直播平台宣布关停,用户大规模流失。截至2018年12月,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3.97亿,较2017年底减少2533万,用户使用率为47.9%,较2017年底下降6.8%。
分析人士称,2018年网络直播行业内部逐渐分化,进入转型调整期。从体育、游戏、真人秀、演唱会四个细分内容领域来看,游戏直播用户使用率基本稳定,体育直播、演唱会、真人秀直播用户使用率略有下降。
1、基础资源保有量稳中有升,资源应用保持增长态势
截至2018年6月,我国工Pv6地址数量为23555块/32,半年增长0.53%。自2017年n月《推进互联网协议第六版规模部署行动计划》发布以来,我国运营商已基本具备在网络层面支持IPv6的能力,正在推进从网络能力到业务能力的转变。中国国际出口带宽为8,826,3OZMbps,半年增长率为20.6%,网民上网速度更快,跨境漫游通话质量更佳,网络质量更优。同时,网站数、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和APP数量均在2018年上半年实现显著增长。
2、中国网民规模超8亿,互联网普惠化成果显著
截至2018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02亿,普及率为57.70%。2018年上半年新增网民2968万人,较2017年末增长3.8%;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7.88亿,网民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比例高达98.3%。我国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优化升级,网络扶贫成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工作途径,提速降费政策稳步实施推动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显著增长,网络信息服务朝着扩大网络覆盖范围、提升速度、降低费用的方向发展。出行、环保、金融、医疗、家电等行业与互联网融合程度加深,互联网服务呈现智慧化和精细化特点。
3、互联网理财使用率提升明显,市场规范化有序化发展
我国互联网理财使用率由2017年末的16.7%提升至2018年6月的21.0%,互联网理财用户增加3974万,半年增长30.9%。我国互联网理财用户规模持续扩大,网民理财习惯逐渐得到培养,资管业务打破刚性。兑付有效降低金融构业务风险,减少监管套利,同时进一步提升机构主动管理能力,推动互联网保本理财产品向净值型理财产品加速转化,货币基金发行放缓,促使互联网理财市场朝着合理规范化方向发展。
4、电子商务与社交应用融合加深,移动支付使用率保持增长
截至2018年6月,我国网络购物用户和使用网上支付的用户占总体网民的比例均为71.0%,网络购物与互联网支付已成为网民使用比例较高的应用。一方面,电子商务、社交应用、数字内容相互融合,社交电商模式拓展了电子商务业务,电商企业推出具有数字内容的多元化购物场景。在此基础上,电子商务总体保持稳定发展,在协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拉动就业,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另一方面,绝大多数支付机构接入网联,提高了资金透明度和网络支付的安全性,手机网民中使用移动支付的比例达71.9%。
5、互联网娱乐健康发展,短视频应用迅速崛起
2018年上半年,网络娱乐市场需求强烈,相应政策出台以鼓励引导互联网娱乐业态健康发展。网络音乐原创作品得到扶持,网络文学用户阅读方式多样,网络游戏类型的多样化和游戏内容的精品化趋势明显。短视频应用迅速崛起,74.1%的网民使用短视频应用,以满足网民碎片化的娱乐需求。与此同时,网络文化娱乐内容进一步规范,网络音乐、文学版权环境逐渐完善,网络游戏中违法违规内容得到整治,视频行业构建起以内容为核心的生态体系,直播平台进入精细化运营阶段。
6、共享出行用户高速增长,市场资源得到进一步整合
2018年上半年,网民中分别有30.6%、43.2%和37.3%使用过共享单车、预约出租车、预约专车/快车,用户规模2017年末分别增长了11.0%、20.8%和26.5%。共享单车市场由2017年末的二强争霸重回多强竞争格局,单车企业尝试通过多种方式拓展营收来源,并开始提供免押金服务以规避风险。网约车行业出现跨界融合现象,平台企业围绕出行服务领域进行全面化布局,由单一业务开始向平台化生态拓展。
7、近六成网民使用在线政务服务,政府网站集约化进程加快
截至2018年6月,我国在线政务服务用户规模达到4.70亿,占总体网民的58.6%,有42.1%的网民通过支付宝或微信城市服务平台获得政务服务。首先,政府积极出台政策推动政务线上化发展,打通信息壁垒,构建全流程一体化在线服务平台,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其次,各级政府网站集约化程度明显提升,全国政府网站总数为19868个,较2015年第一次普查时缩减70.1%;最后,各级党政机关和群团组织等积极运用微博、微信、客户端等“两微一端”新媒体,发布政务信息、回应社会关切、推动协同治理,不断提升地方政府信息公开化、服务线上化水平。
8、新兴技术领域取得重要进展,产业应用稳步推进
2018年上半年,我国在量子信息技术、天地通讯、类脑计算、AR/VR/MR、人工智能、区块链、超级计算机、工业互联网等信息领域核心技术发展势头向好。我国研究团队首次实现25个量子接口之间的量子纠缠与18个光量子比特的纠缠;运行于地月间的通信卫星发射升空,全天候、全时段以及在复杂地形条件下可实现实时双向通信能力的“鸿雁星座”工程已经启动;我国研发出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类脑计算芯片并推出相应产品,类脑认知弓}擎平台已具备模拟哺乳动物大脑的能力;虚拟现实技术研发已解决VR头盔被线缆束缚、VR眼球追踪模组等多项难题;人工智能在线下零售店、家庭儿童教育、养老陪护、家务工作、医疗健康、投资风控等多种场景迅速落地;区块链业务已初具规模,专利数量、融资环境、政策扶持、应用落地等方面均处于世界前列;超级计算机在自主可控、峰值速度、持续性能、绿色指标等方面实现突破,“神威·太湖之光”的运算系统全面采用国产芯片,“天河三号”原型机CPU和操作系统均为自主研发,打破技术封锁;企业上云进程加快,信1息系统向云平台迁移,工业互联网平台取得快速发展。
来源:环球网 时间:2019年2月28日
推荐阅读:旗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