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长假过后,很多重回职场的上班族出现了注意力不集中、睡眠紊乱等情况,有专家把这些现象称之为“节后综合征”,也叫“节庆后综合症候群”。一般而言,“节后综合征”通常出现在较长假期后的一至两周内,一般表现为不明原因的食欲不振、神经性厌食、反胃等胃肠道反应,另外还可能伴有焦虑、神经衰弱、易感疲乏等精神上的不适,是返岗后的上班族工作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那么,如何才能更快、更好地适应春节返岗后的工作和学习呢?
节后如何调整状态应对开工?
其实,假期结束后人们的生理和心理上出现不适应是正常表现,但若是因此影响到正常工作时,就需要找一些方法来缓解了。
对此,北京市航天中心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朱元民表示:科学应对“节后综合征”,要多重并举。一方面要积极进行心理疏导,另一方面要做好饮食作息调节,最后在必要的时候也要积极的进行药物治疗。
首先,保持规律饮食结构,及时清理肠胃。节日里吃多了鱼肉荤腥和零食饮料,返岗后不妨适量多吃些粗粮,如南瓜、小米、豆类、红薯等,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同时多喝水,加快胃肠道的新陈代谢、舒缓肠胃。此外还可以多吃些水果、蔬菜,以弥补假期饮食不均衡引起的营养失衡,按时就餐,避免生冷刺激的食物。
其次,保持规律作息。春节期间精神放松、应酬增多,通宵打牌、喝酒的人比比即是,生物钟的紊乱必然会导致失眠、焦虑、疲惫等不适。因此返岗后不妨制定严格的作息时间,保持良好的生活规律。必要时可通过轻音乐等手段助眠,避免睡前大脑过度兴奋,保证睡眠质量。
最后,想要尽快恢复节前的工作效率,不妨提前梳理好一周的工作计划,并在每日下班前做好次日的工作准备,做到心中有数,能大大缓解焦虑情绪,提高返岗后的工作积极性。
专家提醒,对于有基础疾病比如胆囊炎、胰腺炎等的人,出现节后综合征导致的不适,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推荐阅读:浙江热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