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正文

独处不等于孤独 伊对上每天几十万人在相亲

2021-04-01 10:36:19 来源: 阅读:1
评论(0 收藏(0

单身是否意味着孤苦零零?视频恋爱社交平台伊对App的数据显示,单身的社交生活很丰富。

有人说,没有人是一座孤岛,也有人说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

2020年,民政部公布了一组数据,2019年中国的单身人口高达2.6亿,超过英、法、德三国人口总数,其中8000万处于独居状态,预计到2021年,这一数字会上升至9200万。也就是说,大约每14个人当中,就有1位正在独居。

随着城市化发展、女性地位提高、网络社交发展、寿命的延长,独居早就作为一种新的人口结构模式和新的生活方式在全球范围兴起。

独处,是一种社会进步

叔本华说,一个人只有在独处的时候才能做自己。

在和平没有战火的年代里,生活富裕,物质充足,大规模的人选择独居这恰恰是一种社会进步的表现。

社会文化多元,很多人不愿再受不合适的婚姻和家庭的束缚。特别是女性,经济地位与社会地位逐年提高,生活上摆脱对男性的依赖,有条件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

如果不喜欢,或者觉得太难做到,自己一个人也没关系,某种程度上说低质量的陪伴,是远远不如高品质的自由。

独处,也是一部分人无奈的选择

在单身当中也有很多人不是主观想要独居,希望可以有家庭的陪伴和温暖,也希望自己可以不再孤身一人。

理想很丰满,而现实往往很骨感。据调查“买不起房”是年轻人最主要的独居因素,占比为32.85%;其次为"社交恐惧",占比22.78%;"婚恋成本高"同样是造成独居数量巨大的重要因素。

社会的经济压力,使他们没有太多的时间去创造和维系一段感情。

对于这一部分人来说,城市很大也很空,夜晚很美也很冷,在茫茫人海中想要找到另一个可以相互依偎取暖的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独处,不一定孤独

“孑然一身,挤两小时地铁,三餐外卖,四季淘宝,五感颠倒”,这是网络流行的“单身青年生活状态”。网上曾流传一张孤独等级表,一级到十级,从一个人逛超市到一个人做手术。

不过,这种情况并不能代表单身整体。从调查数据看,大部分单身对自己单身生活还是很满意的。

贝壳研究院发布了一份有关90后独居的调查报告显示, 42.75%的90后独居青年表示自己“经常感到幸福”。人民智库发布调查数据,显示出绝大多数“空巢青年”是主动选择独居的。

以往认为,单身缺少社会关系和日常交往,因而会很孤单,但是,研究表明,多数单身并不孤独,甚至社交生活很丰富。其中,社交软件已经成为日常联系和结交新朋友的主要渠道之一。南方都市报的一份调查数据显示,64.83%的人选择通过社交软件结交新朋友。

同时,网络相亲已经成为单身摆脱独处的一种时尚方式。从年龄来看,不再只是大龄单身男女,4成95后已经有了相亲经历。可见,相亲年龄呈现出低龄化的趋势。

在视频恋爱社交平台伊对App上,注册用户已达1亿,活跃红娘超过4万人。

伊对的数据显示,单身用户十分活跃。他们喜欢在网上晒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喜欢结识其他单程,“同城”活动他们参与积极性很高,他们将“相亲”作为“脱单”的主要方式。伊对上每个月线上的交友和相亲活动约1000万场,也就是每天有超过30万场次的交友和相亲活动。

对于那些急于“脱单”的人,智能匹配,视频相亲,红娘助力,帮助他们更加精准、高效地找到自己满意的另一半;对于那些暂时不急于“脱单”的人,伊对上海量的单身让他们找到“大本营”和精神家园。这里更容易找到志同道合的新朋友,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充实。



推荐阅读:湖北都市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