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正文

西南地区最早成熟的车厘子来自成都新都

2021-05-13 18:49:55 来源: 阅读:1
评论(0 收藏(0

(新都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包瑞雪 刘正川)

车厘子是这个季节许多人都喜欢品尝的水果。在炎炎夏日,午后吃上几个脆甜可口的车厘子,是很多人开启惬意午后的方式。在以往,成都平原的车厘子基本都需要物流的方式从外地采入,汶川、茂县等丘陵、山区地区都是我们熟知的车厘子产地。去汶川摘车厘子,也成为许多新都市民周末短途旅行的选择。

然而,在今年五月,由位于新都区的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园新都种植的车厘子迎来了大批量成熟。这不仅是车厘子在新都地区首次种植成功,放眼整个成都平原内亦属首次。

在低海拔地区种出高品质车厘子,这次不同以往的“新都造”,让车厘子这个常见的水果拥有了特殊的意义。

产量充足 品质优良

在新都区的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园内,一株株挂满暗红色果实的车厘子果树惹人侧目。据了解,在该园内,共种植了25亩车厘子,从今年4月中旬就开始了陆续成熟。

“在低海拔地区种植车厘子,品种选择是关键。”四川农科院园艺研究所樱桃课题助力研究院王东说,园内现在成熟的车厘子,是研究所培育的新品种,暂定名为7-8,它的特点是中晚熟,成熟期在5月中下旬,果实较大,单果重10—12克,是一种可以在成都平原实现自然开花、自然坐果、自然成熟的车厘子。“新都种植的这批车厘子的成熟,成功填补了省内低海拔地区种植车厘子的空白。”王东说。

据王东介绍,新都园区的车厘子开始于2016年2月,直到今年终于实现了持续稳定的高产、丰产。王东说:“我们最高产量的一棵树能达到40斤,保守估计的话,大概一亩地的产量平均下来差不多有2000斤。”

怀着强烈的好奇心,记者摘下了一颗车厘子塞到嘴里。入口当下,车厘子生脆、轻甜的口感令人愉悦,其充足的水分就像一个小水球,在口腔里猛然炸开。

“我们种植的车厘子的可溶性固形物能够达到16以上,放在整个市面上来讲,无论是甜度、水分、还是口感都是非常好的品种了。”王东说。

斜日庭前风袅袅,碧油千片漏红珠。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园,无数颗玲珑剔透、鲜嫩欲滴的车厘子轻轻摇曳,不仅令人眼前一亮,更让人食指大动。

种类多样 逐步推广

在我们的传统印象中,车厘子是种植于高海拔地区的一种植物,其原产地为欧洲及亚洲西部,最适宜在年均温10~14℃的气候下生长。近年来,四川省车厘子主要分布在汉源、汶川、理县和攀西地区等中高海拔地区。对于光照条件差、雨量多的成都平原而言,成功种植车厘子一直是一件棘手的课题。

“低海拔地区的车厘子品种选育难度大,由于温度高,降雨多,过去虽然有引种,但出现光长树不结果的情况。”王东介绍,为了攻克种植难点,团队采用了避雨种植的方式,搭建了防鸟网,并使用糖醋液壶和黄板的方法来预防果蝇。通过绿色无公害的种植方式,终于让车厘子在成都平原种植成功。

王东介绍,园区内种植的车厘子品种多样,包含了7-8、7-9、3-2三个品种。“这些品种包含了极早熟、早熟品种以及中晚熟品种,成熟期从4月中旬持续到6月初。”王东说,其中极早熟的品种上市时间可以比汶川、茂县等地的车厘子提前一个月左右,是整个西南地区最早成熟的车厘子,这对于整个车厘子市场来讲都是一次改变。“上市时间早,售价自然高。”王东说:“4月上中旬,自然生长出来的车厘子非常少,在这个时候上市的车厘子,预估价格可达50元/斤,这对种植农户来说利润是非常可观的。”

而在园区内,除了常见的暗红色车厘子,还有一种黄色的车厘子。“黄色车厘子的皮比较厚,具有一定脆感,并且甜度比红色还要高。”王东将几颗黄色的车厘子摊在掌心,对记者说。

据王东介绍,在新都区,新都街道、新繁街道、斑竹园街道地区的部分果园已经开始逐步种植农科院所培育的车厘子果苗,在今年,已经有果园实现了成功挂果。

“我们相信,通过良种良法配套,因地制宜、错位发展的种植理念,新都本土的车厘子将在不久之后进行大范围种植。”王东说:“可以期待的是,在家门口就能摘车厘子的日子越来越近了。”

(四川省农科院科研员正在对果树进行疏果)


推荐阅读:旗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