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正文

工业互联网应用创新大赛反响热烈,常州“以赛促创”加码生态构建

2021-08-19 09:08:51 来源: 阅读:1
评论(0 收藏(0

工业门类齐备、产业覆盖一流的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也是工业互联网发展基础最坚实、要素最集聚的区域之一,具备发展工业互联网的独特优势。早在2019年底,工信部便发布了《长三角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规划》,将国家首个工业互联网示范区落地长三角。

数年间,长三角政产学研各界通过建设工业互联网网络、平台、安全及区域监管和公共服务体系,攻关工业互联网关键技术,构建工业APP和微服务资源池,培育工业互联网系统解决方案,推广工业互联网应用等方方面面的努力,使得工业互联网正成为推进长三角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工业互联网发展迈入新阶段,常州“以赛促创”加码生态构建

进入2021年,长三角各主要工业城市响应工信部年初出台的《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壮大技术产业创新生态,力争实现工业互联网整体发展阶段性跃升,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掀起了我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的新高潮。

这其中,“工业明星城市”常州携手产业龙头“以赛促创”,隆重举办云领龙城 数创未来“常高新杯”首届华为云全国工业互联网应用创新大赛(以下简称“大赛”),围绕制造业人、机、料、法、环等全环节的工业应用场景,依托云计算、IoT数据采集、AI深度学习、数据挖掘协同等技术,探索有具体落地场景的应用方案,加速壮大工业互联网产业新生态,引发广泛关注和热烈反响。

据介绍,自6月21日大赛正式启动以来,全国工业互联网领域人才、团队和企业积极响应,截至8月18日报名阶段结束,共有252人、132组团队报名参赛,其中近80%的参赛团队完成作品提交,作品总量近150个。接下来,大赛将进行初赛、复赛和决赛,最终的获奖团队可获得5万元至30万元不等的现金奖励。

从报名阶段的情况看,本次大赛主要呈现出三大特点:第一,参赛团队覆盖区域广,除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外,也吸引了全国其他地区的优秀团队参赛,其中常州本地企业的参赛积极性也非常高,有效激发了常州区域工业互联网的创新活力。第二,大赛同时吸引了企业和创客的广泛参与,其中企业参赛作品占比高达86%,除一些垂直行业的龙头企业外,也不乏处于创新阶段的优质服务商。第三,参赛作品应用方向多,完成度高,可落地、可推广,广泛涵盖工业制造全流程各关键环节的技术和场景方案应用,集中体现在AI质检、工业互联网平台、数字工厂等方面。

资料显示,常州全市制造业销售收入已超1.3万亿元,拥有33个工业大类,产业覆盖度全国一流,其中装备制造业占工业经济比重超过50%,智能制造潜力巨大,为全国数字技术、资源、人才在这里汇聚创造了有利条件。此番携手华为举办顶级大赛,意味着常州从平台支撑、技术创新、产融对接、场景化解决方案、应用落地、人才汇聚等多维度加速构建工业互联网生态圈,迈入了工业互联网发展的新阶段。

以本地化服务和生态助力区域产业升级,华为云产业优势凸显

业界普遍认为,常州工业互联网应用创新大赛获得热烈响应,除了本身具备得天独厚的工业基础外,也离不开地方政府对于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等前沿趋势领域的长期重视及提前布局。早在2019年1月,常州国家高新区便与华为云、江苏博昊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建立华为云常州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从载体建设、创新应用、产业提升等角度为本地注入新动能。

自该中心揭牌以来,华为云通过为传统企业提供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数字化技术,主动嫁接自身及伙伴优势资源,助力众多常州企业完成了数字化转型升级,先后帮助500家企业上云,联合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及智慧工厂标杆项目20个,助力常州高新区“两特三新”的产业规划取得高速发展。

在这一过程中,华为云充分发挥“产业云”的优势,将通用的云计算技术、产品和服务能力与客户所处行业特性、内在规律相结合,让制造业的专家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专家协同工作、协同创新,构建了独到的本地化的服务能力——从咨询服务团队,到技术方案攻关团队,到孵化平台建设,市场资源和需求匹配,构成了一个本地化服务的完整链条,有效推动了常州的数智应用和产业升级。

此番通过举办大赛探索更多应用落地方案,招募更多工业互联网服务商和高端人才,则是华为云发挥“龙头效应”,助力常州高新区在本地化生态构建方面的又一重要举措,其将为常州构建更加丰富的工业互联网生态圈,持续不断地为本地行业、企业提供解决方案并凝聚创新后劲,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构建工业互联网发展新阶段的核心竞争力。


推荐阅读:萨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