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着数字时代的东风,互联网再一次进入“湖南时间”。8月31日,第九届互联网岳麓峰会在湖南长沙开幕。数字潮涌,经“九”不息。行至数字经济水深处,第九届岳麓峰会以“创新强省会,数字向未来”为题,除主会场“岳麓论坛”外,还同时设立科技创新、专精特新等7个专场论坛,为湖南数字经济瞄准“新坐标”,锁定“主航向”。
从寥寥百人的小规模会议,到万人云集的行业盛会;从首次“湘”约的初试啼声,到“春有岳麓”渐成佳话。历经9载春秋,岳麓峰会对于湖南乃至整个中部地区而言,已经不仅仅是一扇探照趋势的前瞻窗口,更是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一面镜子,折射着湖南大步迈向数字经济的信心和底气。正因如此,只有读懂了今年的岳麓峰会,我们才能够明白,湖南在全力建设高质量发展新高地的征程中,是如何做到向产业要效益、又向创新要动力的。
01 踏准浪潮,厚积成势
2021年,湖南省数字经济总量突破1.3万亿元,已连续八年保持20%以上的高速增长。与湖南移动互联网产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演化共时而行,省会长沙同样交出了亮眼成绩单——2021年长沙市数字经济总量接近4000亿元,互联网发展综合指数位列中部城市第一。作为互联网产业“第五城”、数字经济新一线城市,长沙所展现出来的“头雁”风采,正是湖南高质量发展闯新路的生动缩影。
探究其背后根源,从中国移动互联网大潮中蓬勃生发的岳麓峰会,至今仍被认为是这场产业之变的“点火器”。2014年,由熊晓鸽、姚劲波、李新宇、倪正东、徐少春等湖南籍企业家“策”出来的一场行业会议,自岳麓书院蹒跚起步,将湖南移动互联网产业带入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春天”。
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岳麓峰会的诞生,是长沙在移动互联网产业时代浪潮下的顺势而为,更是湖南面向国家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的主动作为。立足“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湖南奋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高地。过去十年,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长5.43倍、达11063家;评价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突破万家、达11401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2.31倍、达10994.6亿元;科技进步贡献率由52.3%提高到60%以上;创新综合实力连续进位到全国第11位,企业创新综合指标在全国排名第8。
立足“十四五”新时期科技自立自强的国家发展战略,湖南作为中部重要省份,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蹄疾步稳纵深推进以科技创新为导向的产业变革,创新创造活力涌动三湘。
02 创新驱动,软硬兼施
在湖南省委、省政府的顶层设计和长远布局之下,长沙不断把科技创新动力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为湖南大力发展数字经济铺陈了落地与生根的土壤。扎根科技创新的沃土之上,湖南数字产业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电子信息制造业、软件产业保持强劲发展势头,操作系统、工业软件、智能硬件等关键技术领域多点开花、广结硕果。
在今年的“科技创新,引领数字未来”专场论坛上,拓维信息联合旗下开鸿智谷公司发布了基于OpenHarmony(开源鸿蒙)技术面向操作系统领域的“在鸿”品牌。开源鸿蒙是一款全领域、新一代、开源开放的智能终端操作系统,由华为贡献主要代码、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运营并整合软硬件厂商参与共建。现场,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领域操作系统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OpenHarmony技术指导委员会主席陈海波也给出了答案。陈海波提出,万物互联时代的操作系统应具备柔性、智能两大要素,才能满足场景化体验需求,基于自主可控技术架构的开源鸿蒙,正是为千行百业而生的智能终端操作系统底座。
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自主可控,国产替代”目标下,长沙近年来大力实施自主创新发展战略,助力湖南构建全国唯一“两芯一生态”自主可控产业体系。早在2019年,拓维信息就率先促成华为鲲鹏计算产业落地湖南。从首台“湖南造”湘江鲲鹏服务器下线,到2021岳麓峰会上推出“兆瀚”国产智能计算品牌;从发展鲲鹏计算产业生态,到孵化出一条以湘江鲲鹏、拓维信息、国科微、景嘉微、麒麟等知名企业为代表的本土自主可控全产业链……两年多时间里,拓维信息旗下湘江鲲鹏为湖南省政府与华为鲲鹏的全面合作充分发挥着桥梁纽带作用,源源不断地将华为基于鲲鹏计算的先进技术及创新能力引入湖南。
正如拓维信息董事长李新宇在今年的岳麓峰会上所说,在整个行业由移动互联网向数字经济转换过程中,需要加强底层核心技术的研发,突破一批“卡脖子”科研难关。作为湖南本土科技企业基于开源鸿蒙技术打造的品牌,“在鸿”的诞生,可以说为湖南基础软硬件产业生态补上了“鲲鹏芯”之后的又一块关键拼图。乘风“鲲鹏”,又探“鸿蒙”。随着湖南成功孵化出“兆瀚”和“在鸿”,湖南在国产化关键技术领域“软硬件一手抓”的新局面也已有了雏形。
03 应时而动,步步为先
阔步数字时代新征程,湖南的底气源于产业发展的厚基沃土,源于创新热潮的澎湃涌动,更源于湖湘儿女代代赓续的“敢为人先”之精神力量。立足“三高四新”和“强省会”战略交汇点,面向新一轮技术变革和产业变革,湖南在“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目标上也有了新的探索和实践。
一方面,以长沙为主阵地,聚焦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从顶层设计和政策引领两端同步发力,加快激发产业创新的内生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湖南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赋能高质量发展,创建长株潭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构建起“1个国家级+11个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岳麓山实验室、岳麓山工业创新中心、湘江实验室、芙蓉实验室“四大实验室”建设全面推进。
另一方面,以“强省会”纾解区域发展不平衡,以关键落子盘活数字经济“棋局”。今年的“科技创新,引领数字未来”专场论坛上,岳阳市人民政府、邵阳市人民政府分别与湘江鲲鹏签署鲲鹏计算产业框架协议。作为湖南鲲鹏和生态计算产业生态的主导力量,湘江鲲鹏基于鲲鹏和昇腾AI在算力应用和场景化落地的经验能力,将在其“入湘”两年之后,通过省会带动效应,辐射全省各市州。
可以看到,“算力”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创新”主引擎,正加速带动全省重点产业蓄势勃发。在这一过程里,长沙也正在不断释放作为省会城市在技术、人才、资源等方面的辐射力,助力湖南下好全省算力“一盘棋”。而对于处在强省会战略深化期的长沙来说,省会之“强”能否带动地市向“新”,也将成为其战略落地成果的一场检视。
一扇岳麓之窗,透视湖南数字经济产业蝶变。以首届互联网岳麓峰会为起点,湖南近年来借力岳麓之“风”,乘势创新之“智”,瞄准产业、技术、人才、平台四个制高点,积极推动政策与产业同频共振,蹚出了一条“政府搭台、企业擂鼓、产业受益”的发展新路。面向数字时代的磅礴大潮,科技创新正在为数字中国和湖南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点燃主引擎。
推荐阅读:旗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