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三年,旅游行业投融资出现了较大波动。数据显示,2020年,旅游行业的融资金额呈现出断崖式下跌,从前一年的1200亿元降至360亿元,同比下降率高达70%。
天眼查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2年,全国仅有81起文旅企业融资,融资类型包括A轮、B轮、股权融资、定向增发等。获融资企业主要以地方性旅游文化发展公司为主,也包含OTA、文旅控股有限公司及传统旅行社。
今年以来,伴随防疫政策优化,旅游业呈现出喜人的复苏迹象。 2月15日,马蜂窝宣布完成新一轮融资。此轮融资由贵州省创新赋能大数据投资基金、贵阳创投、贵阳观山湖现代服务业投资基金等机构联合投资。公开资料显示,马蜂窝自创立以来,共经历了6轮融资,其中A轮于2011年获取,由今日资本投出500万美元。马蜂窝首笔过亿美元融资出现在D轮,于2017年获淡马锡、今日资本等投资1.33亿美元,此后2019年5月再获腾讯领投2.5亿美元融资。
与OTA(在线旅游商)明晰的商业模式不同的是,马蜂窝、穷游网等互联网旅游社区在发展初期,很难找到合适的赢利模式。中国最早的互联网旅游社区穷游网创立于2004年,但直到2011年底才获得A轮融资,2020年8月成为JNE Group旗下品牌。
“以前旅游者只去旅游社区看攻略,看完了就去旅行社报团,或者在OTA预订酒店和机票,这对穷游网或者马蜂窝来说,都很尴尬。”广州某旅行社出境游负责人表示,最初几年旅游社区的运营,基本上都是依靠热情,要不根本做不下去。
作为中国最大的旅游社区之一,经过多年的探索,马蜂窝依靠海量内容和活跃用户,实现了从社区到电商、从内容到交易的完整商业闭环。新冠疫情发生以来,马蜂窝的创作者和年轻新用户不仅没有流失,而且还大幅增加,其中90后、00后占比60%。马蜂窝原创内容也保持增长态势,截至目前,月度新增内容86万篇,月度新增短内容660万篇,月度新增视频126万篇。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唐金稳指出,2023年是旅游变革的一年,将有很多未知,旅游电商是近年旅游业中的一股新生力量,也是成长最快的板块,“资本嗅到了技术对旅游的赋能,而人工智能在旅游中的应用将成为爆发点,也可能重构旅游商业模式。”
华南师范大学教授李军表示,从产业发展角度看,文旅产业复苏趋势非常明确,属于文旅领域的春天已经到来。贵阳创投董事长田昌红表示,作出投资马蜂窝的决定,是基于对马蜂窝全新业务体系之于用户价值的认可,也是对旅游复苏充满信心的判断。(南方日报记者 蔡华锋 叶绮涵)
推荐阅读:旗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