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正文

广东省精神文明建设特别节目播出,用心用情讲好志愿故事

2023-05-08 12:08:30 来源: 阅读:1
评论(0 收藏(0

“我们是不求回报、不求名利、不怕牺牲、勇于奉献的广东应急救援志愿服务队!”近日,大型情景叙事“志愿广东·做新时代文明人”广东省精神文明建设特别节目在广东卫视播出,来自广东全省21个地级市应急救援志愿组织代表们,在舞台上喊出了动人的志愿服务宣言。

本次特别节目由广东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主办,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省民政厅、团省委、广东广播电视台承办。节目围绕“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服务精神,由《文明标志》《奉献》《友爱》《互助》《进步》《时代答卷》六个篇章组成,通过影像·情景剧、日记·情景报道剧 、情景·报告剧、演讲、心语、主题讲述、专题短片、情景舞蹈、情景合唱等多样化舞台艺术,以大型情景叙事方式展现广东省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志愿服务工作的丰硕成果,生动讲述广东省广大志愿者向上向善、无私奉献的感人故事。

节目从戏剧创作方式入手,打造了与以往不同的全新样态。“不同于传统晚会节目模式,大量运用歌剧、音乐剧、话剧等戏剧呈现方式服务节目主题,成为最大亮点。”节目总导演谭颖介绍说,“用戏剧的方式构建故事、挖掘人物,制造感动点、兴奋点、幸福点,可以更加深刻、直接地将观众带入到每个篇章的主题和情感当中去。”

找准典型故事,挖掘典型人物的闪光点,“自己演自己”可以说是今年特别节目创作中的一大看点。参演人员的平民化,使得形象更加可信可亲,既真实、富有感染力地讲好志愿服务故事,也让“大家一起来,文明更精彩”的口号真正落地生根。特别节目中创排的情景叙事展演,皆是基于海量的前期调研走访,大胆启用一百多名真正的志愿者们来演绎、塑造、还原故事中的角色,以真实传递真情,用真情展现真心。

演讲节目《签字》邀请全国首位器官捐献协调员高敏来到现场,讲述自己多年来践行着生命摆渡人的使命,用八万多小时的志愿服务,在逝者和生者之间打开一条通道,让生命得以延续的感人故事。日记·情景报道剧《携手同心,守望香江》则通过中央援港落马洲方舱医院的全程驻场记者陈晨的第一视角,穿插纪实音像、戏剧舞蹈化形式,呈现51天日日夜夜的艰苦战斗,在这个神奇速度下,如何用平凡成就伟大。心语·仪式《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突出乡村志愿服务这一群体,讲述者由大学生、支教老师、帮扶工作队志愿者组成,他们走进田野、走进乡村,谱写新时代的青春之歌。此外,节目还邀请了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张忠德、“中国好人”潘柱升、全国道德模范赵广军、全国人大代表董明珠(按节目出场顺序排序)等先进典型代表,作为点题嘉宾分享自己的故事,串联起特别节目的几大篇章。

本次特别节目的整体结构也采用戏剧的思维方式,六大篇章既结构严谨、独立成篇又渐进推进。而作为舞台艺术的一次创新,科技手段全息技术的使用,栩栩如生,在带来极具画面感和视觉冲击力的同时,也通过营造真实场景更好地服务戏剧中的人物和情节与矛盾,为整场节目增光添彩不少。影像·情景剧《生死不离》中,面对特大洪水灾害,钟书记与志愿服务队争分夺秒冒险救援的场面被真实还原,观众在身临其境感受紧张气氛后不禁感动泪目;情景舞蹈《走,捡跑去》,当舞蹈与科技结合,观众在沉浸式体验捡跑中更好地理解节目的时代性意义——号召大家一起投身公益,诠释生活中志愿服务“人人可为、时时可为、处处可为”的理念。

近年来,广东把建设“志愿广东”作为提升文明程度、构筑道德高度、彰显城市温度的重要平台。本次特别节目,运用多样化手段讲好广东志愿服务的故事,不仅打响擦亮“志愿广东”品牌,更是让志愿服务精神不断接地气入人心,在全社会营造出浓厚的志愿服务氛围。


推荐阅读:旗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