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经济是大国的根基。实业强,则国家强。
2月28日,中央深改委召开第二十四次会议,会议指出,支持引导行业领军企业和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专精特新企业深化改革、强化创新,推进国有企业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依靠创新提高发展质量。
一系列政策的紧密出台,其背后的意义不言而喻。眼下,国际形势错综复杂,全球科技竞争加剧,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是这场决胜的关键筹码。谁掌握更多关键核心技术,谁就拥有了发展的主动权。
改革释放活力,力争世界一流
有着“中国硅谷”之称的粤海街道上,诞生了一大批实力强劲的科技公司,康佳集团总部的研发大厦就坐落在这里。在行业面临重重困境的情况下,康佳一次次创造了逆势增长的奇迹。
2018年,康佳借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东风,开启了集团的全面转型升级,打造一个以科技创新为驱动的平台型公司。在新战略的指引下,康佳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大步迈向高质量发展。
仅在过去一年的时间里,康佳就促成了震有科技、楚天龙、天源环保等多家参股企业登陆资本市场,同时完成了易平方、毅康科技两家公司的上市前准备工作。上市公司集群的形成,为康佳后续战略落地起到了重要的助推作用。
时至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收官之年,越是在这个时候,越要向改革进一步要活力。
“面对新的挑战与考验,我们必须保持战略方向”,康佳集团总裁周彬在《致全体康佳人的一封信中》写道,开启新征程,康佳推进组织变革的决心坚定不移,力争打造一个与“十四五”战略目标相匹配的组织架构和创新体系,全面释放经营活力。
专注高精尖,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
新一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大背景下,攻关关键核心技术领域,既是实现民族自立自强的雄壮交响,也是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宏伟乐章。
穿过四十余载悠悠岁月,如今的康佳依然站在科技创新的潮头,掌握了显示领域的最尖端科技:在下一代显示技术主流方向Micro LED上,康佳成功突破了巨量转移这个公认的世界性难题,并率先推出了一系列消费级应用产品,成为了不断推动企业发展的澎湃动能。
“十四五”规划中强调,在事关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的基础核心领域,实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康佳半导体科技成果的一系列转化,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关键核心技术领域被“卡脖子”的风险。
同时,康佳以“产学研用”理念为引领,积极发挥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多家高校、科研机构达成了与产业布局相关的技术研究联盟,研发投入连年加码,旨在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
“实践证明,我国自主创新事业是大有可为的!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是大有作为的!”总书记的话语依旧在耳畔回响。在国内企业不断创新突破下,我们终将实现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
心怀“国之大者”,情系“民之所需”
全球经济化大背景下,企业的命运势必与国家的发展牢牢连接在一起。从区域经济发展,到乡村振兴的新目标,有着央企背景的康佳,总是出现在实业报国、回馈社会的第一线。
一方面,康佳深入推进“科技+产业+园区”的发展战略,打造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有效拉动区域经济发展,也实现了自身的产业升级。目前,康佳的产业园区在大江南北多处开花:重庆,半导体领域占领了Micro LED技术高地;新乡、滁州,吹响了白电崛起的号角;西安、长沙,多个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
另一方面,随着“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康佳迈上乡村热土,从最早的经济帮扶、捐款捐物,到近两年的美育教育、产业帮扶,开启了乡村振兴的新步伐。不久前一则引发热议的暖心纪录片《山海之约》,讲述的就是康佳在贵州三穗县寨头村教育帮扶的故事。
此外,康佳还积极围绕国家发展战略所需创新项目,积极构建产业链上下游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以孵化体系培育“产业独角兽”。在2021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上,华侨城和康佳共同打造的双创平台“康佳之星”成功入选参展。
推荐阅读:旗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