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林黛玉与薛宝钗悲剧命运造成的原因
概要:环境可以造就一个人的性格,性格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这是一个人间常理,本文通过对《红楼梦》一书的研究,从出生背景,以及生活环境的不同来讲解这一观点。
中华上下五千年来的历史中诞生了许许多多的名著,而千古传奇《红楼梦》更是曹雪芹先生呕心沥血的产物。其一经问世便广为流传,文人读者都对其产生了浓厚的阅读兴趣,至今也逐渐形成了一门名为“红学”的学问。《红楼梦》中最吸引大众的正是林黛玉和薛宝钗,因此研究她们的学者不占少数。有的尊薛而抑林,有的则尊林抑薛。有的学者认为,林黛玉心胸狭窄,爱耍小聪明,而薛宝钗温柔朴实,端庄知性,豁达开朗;还有学者认为,薛宝钗性格冷漠无情,假意虚伪。相同的两个人物在不同的学者的角度都有多种截然不同的看法,更能表明钗黛这两人的人物形象充满丰富性、复杂性以及描写的客观性,也暗示了她两人结局的悲惨。那么到底该如何看待这两个人的悲剧结尾就变成了一个非常值得讨论的话题,下文则是笔者仅从两个方面作一些自己拙劣的见解,仅代表个人观点。
在笔者看来,林黛玉言语尖酸刻薄,在行动上也容易使人恼火,却是个非常有才华、美丽、纯真、率直的佳人。相比之下宝钗就是一个美丽大方,善于“社会生活”的女子。这仅是对于钗黛两人的性格作了一个表面的分析,并不能很好的说明两人的悲剧结果,要想深入探究她俩的悲剧结尾还必须从出生背景,生活环境这两大点出发,从而得出造成最终钗黛两人悲惨结局的结果。
一、钗黛出生背景的不同
林黛玉的出生家庭是书香门第,让她具备诗情才华。出生在与他人截然不同的家庭,由小接受的不是如何在社会上生存的本领,不是为人处世的圆滑的教育方式,而是对于精神气质上的高追求,关生了孤傲之气。但是这样一个女子,现在必须生活在别人的屋檐下,生活在贾家这个时刻不满危险的地方,还得看别人眼色行事,委曲求全。心中的凄凉、孤苦、落差,也就造成了黛玉的孤高自诩,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是她对于现实生活的无奈以及与理想生活的不相同造成的矛盾。
与黛玉出生的背景不同,薛宝钗出生在一个皇商家庭,讲究的是人际交往,是利益的平衡,是勾心斗角。她出生在这样的一个家庭下,仍能拥有与林黛玉较量的才华也是没有想象中简单的。家族的衰落使宝钗从小就生活在家业的重担之下,这种重担让她不能随心所欲的做事,必须左右逢源,在生存中学会世故圆滑。在贾府,她和黛玉两人同是薄命人,不同的是,黛玉活得太真,宝钗活得太累。
二、钗黛生活环境的不同
林黛玉小时候生活的环境十分单纯,可以说是一个干净纯洁的美好世界,直到她的父母双双去世,她才开始明白世事变幻莫测。对命运无法掌握让她总是抱着一颗惶惶之心,时常会产生不安的情绪。这使得她的性格和想法都有些许不同,所以她才时常会有些异于常人的想法。在《红楼梦》的第三十一回中有谈到林黛玉对于繁华散尽之后的感叹中有一段话讲的令人动容——“人有聚就有散,聚时欢喜,到散时岂不冷清?既清冷则生伤感,所以不如倒是不聚的好,比如那花开时令人爱慕,谢时则增惆怅,所以倒是不开的好。” 黛玉所说的这句话用现代的语言来解释就是:花开到最后都会谢,不如根本不要开。这又有点与佛家思想相似,佛家所推崇的就是“涅槃”和“不受后有”,正说的是要跳出轮回,不再要将来,因为只要是人,就会有生老病死,而跳出轮回的“涅槃”就是“寂灭”,是四大皆空。
薛宝钗成长的环境纷乱复杂,偌大的家族里总有一些争权夺势、明抢暗斗,让幼小的她过早的看到现实是如此的残酷。她是一个颇有远见的女子,深喑明哲保身之道,但这种环境也渐渐的隐没她的才情。她也曾多次劝过贾宝玉要多学一点应酬方面的事务,多留心于仕途发展,争取功名利禄从而获得荣华富贵。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来源于她父亲的“言传身教”,将她彻彻底底的变成一个封建社会中完美的女人。
林黛玉在一个书香世家成长,从小学习的都是封建礼教方面的知识和道理,但她在《红楼梦》中扮演了反抗封建礼教的角色,但是薛宝钗出生于皇商世家,封建礼制的束缚如同玉石一般沉重。相反,她却是一个标准的封建社会所提倡的淑女。她们的角色恰恰调换了。但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她们的成长环境来理解这一点。在当时的封建社会中,母亲在养育子女方面的作用,特别是在让女儿遵规守矩的方面,都非常的严格。可她年纪轻轻就没了母亲,之后父亲给她聘请的老师贾雨村也是一个教导无方的凡人,造成她缺少了对于的封建礼教的理解。也可以说,林黛玉从小就没有机会学习封建礼制,这不难理解她为什么没有礼制思想,最后成为反叛封建礼教的叛逆者。
在这方面,薛宝钗就恰恰相反,她年轻的时候失去了父亲,在此之后,想他们薛家的其他亲戚便打着让宝钗进皇宫的念头送她去选秀。固然他们对宝钗的封建伦理教育非常严格,这使她逐渐成为一名封建教条的捍卫者。当然,宝钗也有她真性情流露的时刻,她在《螃蟹咏》中嘲讽像贾雨村那类横行霸道黑暗的官场人物。从中我们可看出她的性格中也有愤世嫉俗的一面,对当时的社会充满不满的情绪。
钗黛两人在性格上也有着鲜明的对比。虽然林黛玉是一个封建社会中的淑女,但她总是感到封建社会的冷漠和现实,而薛宝钗和封建势力却没有矛盾,可以说是如鱼得水,对黛玉而言是“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对宝钗来说则是“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从出生背景、生活环境两大角度分析之所以产生结局差异的结果,就如同王昆仑先生概括的一样:“宝钗在做人,黛玉在作诗;宝钗把握着现实,黛玉沉酣于意境;宝钗适应社会法则,黛玉表现自己的性灵。”综上所述,钗黛两人的不幸命运固然有出生背景、生活环境两大角度的影响,但其他的原因也是从上文我所探究出钗黛两人性格的不同,性格也是在两大角度中体现出来的。钗黛两人的悲惨命运也给了笔者很大的人生启示:我们是二十一世纪的新青年,充满朝气和希望,改变外在环境固然十分困难,但是我们不能屈服于现实,不能向命运低头认输,应该尝试改变生活的现状,敢于反抗,为了伟大的中国梦奉献出一份自己的力量。
作者:冯凯昕
推荐阅读:旗龙